信息大綱
證道:人生的捨與得(9/17/2017)
經文:路加福音14:1-35
主題:讓我們放下今生的驕傲與貪心,捨己跟隨耶穌,得著復活時的報答。
金句:你擺設筵席,倒要請那貧窮的、殘廢的、瘸腿的、瞎眼的,你就有福了!因為他們沒有甚麼可報答你。到義人復活的時候,你要得著報答。(路14:13-14)
大綱:
1. 今生的捨與永恆的得 (14:1-14)
2. 不肯捨的藉口及下場 (14:15-35)
小組、家庭討論問題:(建議)
1. 分享曾經做過最不容易的取捨。為什麼不容易?當時的心情如何?結果如何?這經驗如何影響你之後的人生抉擇?
2. 分享這次主日信息中,印象最深的心得是什麼?耶穌三個關於筵席的比喻,給了你什麼提醒?自己心中有什麼欲望、追求還放不下?
3. 惟有背自己十字架,願為耶穌捨棄一切的人,才能做耶穌的門徒,才能得嘗祂的筵席。為了成為耶穌的門徒,你打算付出什麼代價?怎麼?請跟小組或家裡的人分享,彼此勉勵捨己跟隨耶穌,得嘗生命豐筵。
牧場短語:
鴻門宴上的窺探與接納?
經文:「安息日,耶穌到一個法利賽人的首領家裡去吃飯,他們就窺探他。」(路14:1)
耶穌在安息日應邀赴宴,席間主人故意安排一個患水臌的病人在耶穌面前,好窺探祂遵不遵守安息日(14:1-2)。然而,耶穌一方面質問他們既會在安息日拉上掉在井裡的牲畜,以免淹死,豈不更當救這位體內被「水」淹得「鼓」起來的病人(14:3-6);另方面藉著「水臌」的病因──貪酒好食,指出同席賓主心中對名望(14:7-11)、財富(14:12-14,16-24)的貪婪。
法利賽人的內心不只充斥貪欲,他們對耶穌的窺探,也源於心中的驕傲及自我。所以,耶穌用反問的語氣挑戰他們:「你們中間誰有驢或有牛,在安息日掉在井裏,不立時拉牠上來呢?」(14:5),凸顯他們只在乎自己擁有的財產有沒有損失,奉行的律法規條有沒有被侵犯,而完全不在乎需要的人有沒有得安息與醫治。
在一雙雙惡意窺視的眼睛下,耶穌不單以言語更用行動來展示祂對這位病人的重視及在乎:「耶穌就治好那人」(14:4),新譯本更準確地將此句的原意翻出來:「耶穌扶著病人,治好他」。祂不在乎四周惡意的環伺,也不介意親手扶著這位身心都不潔淨的患者;祂的醫治與教訓顯示出,祂是安息日的主(6:5),真心接納需要的人們,也為他們的需要帶來醫治與安息,不管他人的眼光及議論(15:1-2)。
宴席上,接納不潔之人的耶穌,與自以為義卻驕傲、貪婪的法利賽人,成為極強烈的對比。耶穌警告這些以宗教規條來肯定自己高人一等的人(18:11-12),「必要降為卑」(14:11),甚至最後「不得嘗我的筵席」(14:24)。耶穌是那位安息日的主,也是在末日為我們備齊盛宴,要叫我們復活,獎賞我們的主。讓我們在今日體貼、謙卑服侍人的需要,專注神國永恆的獎賞與榮耀(14:14)。畢竟,凡在自己人生中沒有留一席給耶穌或祂所在乎、接納之人的人,神國裡也不會留一席給他!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鮑維均,《路加福音(卷下)》(天道聖經註釋,香港:天道,2015),80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