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信息大綱

證道:聖禮鞏固並培育我們(02/04/2018

經文:羅馬書(Romans) 6:1-14;哥林多前書(1Corinthians)11:17-34

金句:所以,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,和他一同埋葬,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,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。(羅6:4 )

大綱:

一、洗禮鞏固並培育我們

二、聖餐鞏固並培育我們

 小組、家庭討論問題:(建議)

1. 分享一個令你印象深刻的典禮(畢業、開幕、婚禮、喪禮…)。過程中有哪些令你觸動的部分?為什麼觸動你?這樣的經驗如何幫助你理解教會的聖禮?

2. 分享這次主日信息中,最深刻的心得是什麼?神在教會中設立聖禮的目的是什麼?我們當如何參與聖禮?之前自己重視聖禮的哪些重要性?又忽略了哪些?

3. 神定意透過聖禮來鞏固並培育我們靈命的成長;我們當對聖禮抱持何種態度?你願意如何按照聖經的教導來實行教會的聖禮?請跟小組或家裡的人分享,彼此激勵以感恩及歡喜的心,來領受神藉聖禮所施與教會的恩典。

牧場短語:

我該受洗嗎

經文:「彼得說:『你們各人要悔改,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叫你們的罪得赦,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;因為這應許是給你們和你們的兒女,並一切在遠方的人,就是主─我們神所召來的。』」(徒2:38-39)

在教會,常聽到有人勸別人受洗:「你來教會已經一段時間,該受洗了!」、「你決志這麼久,該知道的都知道了,怎麼還不受洗?」究竟,如何決定一個人該不該受洗?什麼是受洗正確的動機與恰當的時機?

聖經中明確的指出洗禮的重要性。首先,耶穌不但以身作則接受洗禮,討神的喜悅及成為我們的榜樣(太3:13-17),祂也認同洗禮並吩咐門徒為人施洗(約3:22; 4:1-2;太28:18-20);初代教會普遍的施行洗禮(徒2、8、9章),很難想像有哪一個基督徒是未接受洗禮的。

再者,受洗是信徒表明信心的行動。雅各書2:20-22告訴我們「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」;同樣的,一個真心相信基督福音的人,應當透過接受洗禮的行動來表達其信心,以及對主耶穌命令的順服。徒2:41「於是領受他話的人就受了洗…」及8:12「及至他們信了腓利所傳神國的福音和耶穌基督的名,連男帶女就受了洗。」都清楚得讓我們看到,一旦接受福音、信主後就可以受洗,但必須以悔改為前提(徒2:38;19:4-5)。

洗禮不單表達了信徒的信心,也象徵了其已經脫離魔鬼黑暗權勢(弗2:2),進入神光明的國度(西1:13);脫離舊的生活,進入新的生活(林前5:17;羅6:3-4);脫離舊的罪疚,進入無虧的良心(彼前3:21)。洗禮是象徵信徒得著新生命、進入神國度的一個儀式,如同婚禮象徵新人進入新家庭、展開人生新的一頁。

此外,依據播道會信仰告白的第七條:「…主耶穌設立了兩個禮儀,洗禮和聖餐,都是具體地表達了福音的意義。這等禮儀並不能使人得救,然而,教會因真誠的信心施行這等禮儀時,就可以鞏固和培育信徒。」洗禮的確肯定了新信徒的信心,並且鞏固他們在基督裡的新生命;它將信徒從這世界上分別出來,並且賦予他們歸屬基督身體的新使命。洗禮不但具有象徵的意涵,

所以,凡真心相信耶穌基督是救主的人,就「可以」受洗(可16:16;徒8:12),也「應該」受洗不需拖延(徒8:36; 16:33; 22:16)。洗禮本身沒有什麼神奇的力量,可以洗淨人的罪污,或是賦予人新的生命。然而,洗禮因著所表明的福音信息──耶穌基督為我們的罪死了、埋葬並復活了(林前15:1-4),以及領受這福音者的信心,就成為信徒蒙神恩典、與基督聯合的媒介與管道(羅6:4)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ichitacc 的頭像
    Wichitacc

    威啟達華語教會

    Wichitac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