證道:宣教的運動與信息
經文:使徒行傳(Acts) 13:1-52
信息大綱
金句:既廢了掃羅,就選立大衛作他們的王,又為他作見證說:『我尋得耶西的兒子大衛,他是合我心意的人,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。』從這人的後裔中,神已經照著所應許的,為以色列人立了一位救主,就是耶穌。(徒13:22-23)
大綱:
一、神在歷史中的信實(13:16-25)
二、耶穌應驗神的應許(13:26-37)
三、當信靠耶穌得稱義(13:38-43)
小組、家庭討論問題
- 分享一個自己或他人信守承諾的經驗。是什麼承諾?為什麼信守承諾?為了信守承諾付出了什麼代價?這樣的經驗如何提醒自己珍視神的信實?
- 分享這次主日信息中,最深刻的心得是什麼?神如何在歷史中信守祂的承諾?耶穌如何應驗神對祂百姓的承諾?
- 耶穌是神所應許的救主,凡信靠祂的就得赦罪、稱義。你願意如何回應神所應許的救主耶穌?若真心信靠耶穌,你的生活會有什麼改變?請跟小組或家裡的人分享,彼此激勵信靠耶穌,恆久在神的恩中。
牧場短語
作外邦人的光
經文:保羅和巴拿巴放膽說:「神的道先講給你們原是應當的;只因你們棄絕這道,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,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。因為主曾這樣吩咐我們說:『我已經立你作外邦人的光,叫你施行救恩,直到地極。』」(徒13:46-47)
保羅及巴拿巴在彼西底的安提阿的宣教工作轟動全城(徒13:42-44),引來了猶太人的忌妒而毀謗他們所傳的道,於是使徒宣教的方向從猶太人轉向了外邦人(13:45-46),並且指明這是主的吩咐:「我已經立你作外邦人的光,叫你施行救恩,直到地極。」(13:47)。保羅為何引用此節經文來支持其宣教方向的轉變?其中,「外邦人的光」究竟指誰?這帶給今日的教會與基督徒什麼省思?
首先,這節經文引自七十士譯本的賽49:6。僅管有些許改動,但無損作者在此處詮釋神救恩計畫的用意。這個引用一方面說明猶太人棄絕耶穌基督福音的回應,促成福音轉向外邦人的動力;另方面則凸顯外邦人在神救恩計畫中將日趨重要,甚至被納入神所拯救的百姓之列(13:48)。換言之,神百姓身分的界定,已不再由以色列民族為劃分的界線,而是由對耶穌及福音的回應來決定。
其實,不僅宣教的對象跨越了民族的界線,連一開始差派宣教的群體:「巴拿巴和稱呼尼結的西面、古利奈人路求,與分封之王希律同養的馬念,並掃羅」(13:1),就涵蓋了不同的民族及社會階層。這充分表明了神百姓組成的多元性,也遙指宣教路線的進程:猶太人棄絕福音的信息,救恩將賜給外邦人。使徒們在居比路宣教時,遭遇猶太假先知巴耶穌的敵擋,及外邦人方伯士求保羅的信主(13:6-12),呼應了他們在彼西底的安提阿的境遇並宣教的新方向(13:45-50)。
再者,賽49:6中「外邦人的光」原本是指神僕人彌賽亞,就是耶穌基督(徒8:32-35)。然而在徒13:47中,吩咐使徒們的「主」才是基督,而接受耶穌吩咐及差派成為「外邦人的光」則是使徒(參路24:47)。由此,使徒的宣教工作是延續耶穌的傳道工作;新約的教會則是舊約神百姓的延續。
相信耶穌成為基督徒,表示我們是屬於神的子民,毋論原本的種族;加入教會,也就代表傳承了耶穌的使命,要對萬族萬民作主的見證,成為外邦人的光。讓我們相信基督成為神的百姓,見證基督作外邦人的光!